中国土壤学会微信公众号

学术交流
联系我们
办公室电话:025-86881532,86881992
传真:025-86881000
邮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创优路298号
分支机构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分支机构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化专业委员会暨土壤健康培育与可持续利用研讨会(第二轮通知)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化专业委员会  作者:  点击次数:8376  更新时间:2024-05-27  【打印此页】  【关闭

吉林•长春

2024年6月16-18日

土壤健康是土壤持续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服务功能的能力,而健康土壤培育是农业可持续性的关键实践。通过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产能来提升土壤生产力,通过提高和维持土壤生物多样性来维持生物功能,通过优化环境服务功能来维持土壤可持续发展,是健康土壤培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土壤生物的生态功能,提升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土壤生物和生化工作者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为了增进学术交流,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化专业委员会兹定于2024年6月16-18日在长春召开“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化专业委员会暨土壤健康培育与可持续利用研讨会”。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作报告,会后还将免费进行“微生物生态与生物信息技术培训”。热忱欢迎土壤微生物学、土壤动物学、土壤生物化学、土壤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生参会,交流学术成果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专业委员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褚海燕、陆雅海、贺纪正、李 俊、韦革宏、李永涛、蒋建东、程磊、傅声雷、钟文辉、王光华、沈德龙、蒋先军、戴传超、姚槐应、杨云锋、张瑞福、贾仲君、周顺桂、陈保冬、方运霆、孔维栋、张丽梅、梁 超、葛 源、冯有智、白 娥、李 琪、吴祥为、何 艳、袁志林、孙蔚旻、葛体达、蔡 鹏、白 洋、冯晓娟、朱 彪、秦 华、马 斌、韦 中、胡君利、杨 腾(秘书)


二、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化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三、 会议日程

6月16日           报到注册(9:00—22:00)

6月17日           全天学术报告

6月18日上午       学术报告

6月18日下午       生物信息培训

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专家

工作单位

报告题目

张佳宝 院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待定

朱永官 院士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ONE HEALTH视角下的抗生素耐药性

王艳芬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高寒草地“以氮促碳”与适应性管理

徐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我国稻田甲烷减排对策建议

褚海燕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黑土地除草剂降解合成菌群构建及互作机制

梁玉婷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健康培育的微生物组策略与实践

王建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典型湖泊溶解有机碳及其与微生物的关联

张旭东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退化黑土生物回复力

梁文举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农业管理对土壤生物健康的影响

王光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东北黑土氨氧化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贾仲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颠覆性微生物学理论突破与黑土地永续利用的初步思考

李禄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土地保护与土壤有机质动态

陈保冬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丛枝菌根对植物吸收累积微塑料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葛源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钴铵酰胺合成微生物的全球纬度梯度分布模式与功能

邓晔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基于基因组特征序列探究人类病原细菌在环境中的赋存特征

孙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土壤动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初探

李俊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微生物肥料与土壤质量健康

姚彦坡 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真菌毒素污染与土壤健康调控

王爽 研究员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黑土肥力与健康的微生物表征

韦革宏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根系优化与微生物协同——破解连作障碍的新策略及机制

邹建文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

果菜茶种植系统氧化亚氮排放及减排对策

徐志辉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

基于芽孢杆菌根际生物膜形成的合成菌群构建及其作物益生功能

王钢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微观水分动态驱动微生物群落自组装与微生态

李永涛 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

农田土壤抗生素的微生物消减途径

张颖 教授

东北农业大学

黑土障碍消减与定向调控技术

李凤兰 教授

东北农业大学

低温腐熟菌剂开发及寒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汪景宽 教授

沈阳农业大学

黑土地有机碳时空变化与耕地质量演变

吴祥为 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

畜禽养殖业周边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扩散与传播

秦华 教授

浙江农林大学

毛竹扩张对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及其微生物机制

李孝刚 教授

南京林业大学

连作土壤障碍发生机制及防控技术

程磊 教授

浙江大学

自养微生物对CO2升高的响应

马斌 教授

浙江大学

土壤生物复合污染风险

汪海珍 教授

浙江大学

土壤微生物高通量绝对定量方法研究

葛体达 教授

宁波大学

农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李银生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蚯蚓与土壤生态

白娥 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

微生物驱动的碳氮耦合循环

束文圣 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

环境病毒组:最后的前沿

宋毅 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

干旱下根系与土壤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

申卫收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具有N2O减排效应的植物根际促生菌:进展与挑战


生物信息培训

刘永鑫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微生物组科研生态构建:方法开发、功能研究和科学传播

邓晔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微生物功能类群研究

文涛 青年研究员

南京农业大学

EasyMultiOmics:微生物组数据挖掘与多组学系统联合分析的R包


四、注册及住宿

1、报名截止日期

参会人员请于2024年6月8日前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报名:

2、会议缴费

本次会务委托南京友好会议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协助会务接待工作,收取注册费并出具发票,往返交通费自理。

①银行汇款:(请备注:土壤生物+单位简称+姓名)

账户名:南京友好会议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江宁支行

行号:105301001016

银行账号:3200 1596 0360 5251 0780

②扫码转账:(请备注:土壤生物+姓名+手机号)

会议注册费标准如下:

汇款时间


会员

非会员

6月5日前

教师

1800

2100

学生

1300

1500

6月6日后

教师

2000

2300

学生

1500

1700

(备注:元/人,中国土壤学会会员注册流程见中国土壤学会个人会员登录/注册流程,学生免费注册。)

3、会议住宿

长春华天大酒店豪华双床房/豪华大床房440元/间(含早)

长春华天大酒店商务双床房/商务大床房350元/间(含早)

酒店预定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由会务组统一预定,费用自理):

五、报到地点及交通

1、报到地点:长春华天大酒店(长春市绿园区景阳大路2288号)

2、会议地点:长春华天大酒店六楼会展厅

3、交通路线:本次会议不安排接送站,请各位参会代表自行前往。乘车路线如下: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约50公里)

①高铁→长春火车站→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龙嘉站乘高铁到长春火车站,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北环城路-红嘴子)到“解放大路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公园方向)到“万福街站”下车(D口出),步行400米到酒店。长春火车站乘出租车到酒店约20元。

②机场巴士3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乘机场巴士3号线到“东方广场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公园方向)到“万福街站”下车,步行400米到酒店。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乘出租车到酒店约120元。

长春火车站(约7公里)

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长春火车站乘轨道交通1号线(北环城路-红嘴子)到“解放大路站”下车,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公园方向)到“万福街站”下车(D口出),步行400米到酒店。长春火车站乘出租车到酒店约20元。

长春西站(约7公里)

轨道交通2号线:长春西站乘轨道交通2号线(东方广场方向)到“万福街站”下车(D口出),步行400米到酒店。长春西站乘出租车到酒店约20元。


六、会务组联系方式

①注册、缴费:邢小宝,13805590037

②交通:樊宪磊,13180829377,fanxl587@nenu.edu.cn

③食宿:李晓农,13956267826

④企业赞助:聂 丽,1373295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