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学会微信公众号

学术交流
联系我们
办公室电话:025-86881532,86881992
传真:025-86881000
邮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创优路298号
分支机构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分支机构
2025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  作者:  点击次数:421  更新时间:2025-09-24  【打印此页】  【关闭

2025年9月19至21日,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承办,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协办。来自全国58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4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土壤化学前沿与发展。

研讨会开幕式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刘承帅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仇荣亮教授和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彦征教授分别代表学校和主办单位致辞。仇荣亮教授在致辞中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业界同仁,表示华南农业大学正围绕土壤污染治理、碳循环与低碳农业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为保障国家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提供科学支撑;呼吁与会专家学者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土壤化学学科发展,助力土壤可持续利用。高彦征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土壤化学与多学科的深入交叉,催生了创新增长点,希望与会学者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破解维系土壤健康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协同路径,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大会报告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教授以“如何做大科研”为题,勉励青年学者抓住现象、揭示本质,形成原创性思想,做“有理”和“有用”的研究,实现创新理论与瓶颈技术由零到一的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教授作了题为“我国农田土壤固碳效率时空特征与影响因子及提升途径”的主题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存理论与技术,为落实国家“双碳”与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科学方案。华中农业大学黄巧云教授等8位专家也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本次研讨会以“土壤健康与双碳目标的协同路径”为主题,旨在搭建多学科交叉平台,促进土壤化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本次会议共有120余个学术报告。设置了“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土壤有机质化学及其环境效应”、“微纳米颗粒土壤化学行为与效应”、“土壤多元素耦合过程与调控”、“土壤污染微生物化学转化过程”、“土壤新污染物化学”、“土壤污染环境过程、溯源与修复”、“土壤物质循环与区域绿色发展”等8个专题会场。此外,会议还举办了3场研究生学术论坛,共有40余名研究生做了学术报告,为研究生们展示学术成果提供了平台。

闭幕式上,高彦征主任致闭幕词,祝贺会议圆满成功,同时向与会嘉宾和代表、中国土壤学会、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表示感谢。指出本次会议有两大特点。一是本次会议主题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会议以“土壤健康与双碳目标的协同路径”为主题,各位专家分享了土壤化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度剖析,也有实践应用的宝贵经验,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思路,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土壤化学学科与双碳目标的深度融合贡献了智慧。二是本次会议多学科交叉特色突出。会议汇聚了土壤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生态学、地球科学、矿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土壤组分与物质循环、环境行为与污染消减、化学与生物学耦合过程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形成了跨学科、多领域的学术交流矩阵,催生了一系列学术生长点,为解决土壤领域复杂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助力了土壤化学学科发展。